时间:2017-10-09 19:43:16
人气:
编辑:网友整理
在日常生活中,中秋节是非常盛大的节日。这一天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,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?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呢?接下来和小编了解下!
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中秋节吃老南瓜,不仅是因为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,而且还有一个关于“八月半吃南瓜”的故事。传说,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,双亲年老,膝下只有一女,名叫黄花。那时连年灾荒,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,八月十五那天,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,发现两只南瓜。她采了回来,煮给父母吃。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,病体也好了。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,也寓意健康成长、延年益寿。
中秋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,有很多饮食习俗,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饮食习俗。在江浙一带,每到中秋节,街上到处都是卖菱角和买菱角的人。菱角长成于七月,但中秋期间,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。菱角甘甜,清脆,既可生吃,也可以熟食。而且中秋吃菱角有“聪明伶俐”的寓意,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买菱角吃。
在中秋节很多地方有吃芋头的食俗,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。清乾隆癸未年的《潮州府志》曰:“中秋玩月,剥芋头食之,谓之剥鬼皮”寓意辟邪消灾,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。而在古时,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。在八月十五祭神时,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。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了,但是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。
第一种说法是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。《礼记》中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礼制。在周朝,帝王是在秋分节气祭月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祭月的日子,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——中秋,这就是中秋节的最初来历。
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。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,而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,农民为了庆祝丰收,表达喜悦的心情,各家都在这天祭拜土地神,并且以“中秋”这天作为祭拜节日。
传说一:嫦娥奔月
在远古时期,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,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,拉开神弓,一气射下九个太阳,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,为民造福。不久,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,名叫嫦娥。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。
一天,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。据说,服下此药,能即刻升天成仙。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,不料被蓬蒙知道了。一天,后羿外出,蓬蒙就借此机会逼嫦娥交出不死药,嫦娥无奈,只好将药吞下,她立刻飘出门外,飞上了月宫。后羿知道后,痛苦不已,只好在中秋月圆之夜遥祭月宫中的妻子,百姓知道后,也在中秋节的晚上共同为嫦娥祈求平安。
传说二:漫游月宫
传说唐玄宗李隆基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一起中秋望月,突然唐玄宗兴起漫游月宫的念头。于是申天师作法,三人一起步上青云,漫游月宫。但宫前有守卫森严,无法进入,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。在此之际,忽闻仙声阵阵,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,于是默记心中。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,自己谱曲编舞,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“霓裳羽衣曲”,以纪念漫游月宫,而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。
传说三:月饼起义
中秋节吃月饼的据说和元代的月饼起义有关,当时,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,纷纷起义抗元。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,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,传递消息十分困难。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,命令属下把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,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很快,徐达就攻下元大都,起义成功了。消息传来,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,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
红包,当然不是给一张红纸,或者是仅仅给十元。而是尽量用一个红色的利是封,或者是步步高升、锦鲤转运、万事如意图示的利是封,再放入金钱。
而这个钱,不用过多,但也不要过少,一般20、88、100之类的吉祥数字都非常好。
带有吉祥寓意的红包,数字喜欢成双成对。
而有一个讲究,是额外说的,如果你去看望病人或者是参加长辈去世的事情,给当事人一个慰问红包或者是帛金,往往是以“1”结尾,例如101、201或者是1001,这代表仅有这一次。
所以,一般我们祝愿类的红包,别以1字为结尾,除非你需要在某些风水数理上,用到“天一生水”的“一”。